十年博客,一场安静的告别与重逢
——写在网站“死去”又重生之时
十年前,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,邻座一位大姐随口问我:
“你不是做网站的吗?怎么不给自己做一个?”
那一刻,我愣了一下。
是啊,我帮别人建过不少网站,却从没想过,自己也需要一个角落,安放那些零散的思绪。
于是,我注册了域名,租了空间,用 WordPress搭起了这个简单的个人博客。
没有主题设计,用的是默认模板;
虽懂 SEO,但也没想吸引多少人来看。
我只是想:随手记点东西,万一哪天翻出来,还能看看自己走过的路。
这十年,断断续续,我写了上百篇文章。
不多,但大多是亲手所写。
有些是读《道德经》时的一点感悟,
有些是旅行途中拍下的老屋檐角,
有些是研究八字时随手整理的口诀笔记,
还有几篇关于某座古墓风水格局的粗浅分析……
它们不深刻,也不系统,
但那是我真实的思想痕迹,
像一个人独自走路时,留在雪地上的脚印。
我知道自己更新得很慢,常常几个月不动一指。
有时是因为懒,有时是因为觉得:“这些想法,值得写吗?”
可每次提笔,都像是在和自己对话,
写着写着,心就静了。
我一直以为,这种“低频率但持续”的状态,会一直这样下去。
直到2025年9月11日那天,我像往常一样输入网址——
页面打不开了。
整个站点无响应。
我联系主机服务商,发现官网也是404,客服无影无踪。
再一查,疑似跑路。
备份?
没有。
我大意了。
我以为“托管”就是安全,
以为“自动保存”就是永久留存。
可技术世界没有“以为”,只有规则与准备。
我没有定期导出数据,没有异地备份,
甚至没把文章存成文档放在本地。
现在,全没了。
上百篇文字,几千张图,十年光阴,
就这样消失在服务器关闭的一瞬间,
像风吹熄了一盏灯,连烟都不曾留下,
但是我本地文件夹中的素材还在。
那一刻,我不是愤怒,而是深深的后悔。
不是为了别人,而是对自己:
我劝人修心养性、未雨绸缪,
却连自己最珍视的文字都没好好守护。
道家讲“慎终如始”,我却在最该谨慎的地方,松了手。
但这博客,对我真的只是“一个网站”吗?
我想不是。
它是我在忙碌生活中,为自己保留的一小块“真”。
哪怕没人看,我也愿意写。
哪怕断更,我也舍不得删。
所以,当我发现它再也回不来时,
我沉默了很久,然后决定:
重新开始。
这一次,我会更小心。
我会把每一篇文章导出存档,
会在多个地方备份数据,
选择了更可靠的平台。
我不再幻想“永远在线”,但我可以做到“永不丢失”。
这个新站,不再是那个懵懂搭建的小博客,
而是一个经历过失去的人,
带着教训与珍惜,再次出发的道迹。
谢谢那位火车上的大姐,
一句话,让我开始了这段旅程。
也谢谢过去的自己,
虽然大意,但始终没有彻底放弃记录。
现在,我回来了。
不再轻率,不再拖延。
哪怕一年只写五篇,
我也要让它们真正属于我,
属于这片用心耕耘的精神家园。
道不远人,文亦如此。
只要心还在写,博客就活着。
—— 一个曾失去一切备份的写字人
2025年秋 · 重启之日